Loading... 本文整理自包刚升教授 在B站上传的视频:相比于小说,我更推荐大家多阅读非虚构作 视频见包老师的B站主页:https://space.bilibili.com/701220372/video # 引入 包的阅读节目系列包含五个主题:读书,写作,演讲,自我管理,怎么样做学问。 这档节目的受众对象大多是研究人文社科或对人文社科感兴趣的人们去看的。 宗旨为发现自我,在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 一, 关于有效阅读 如果一个人想要阅读,或者想要高效阅读,那么首先应该问这几个问题: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怎样通过读书成为专家。在第二,三,四大点会分别论述。 其次,读书是一项极其平常的习惯,为什么很多人少读呢?包认为首先是诱惑太多,课太多,当然还有诱惑太多。 当然,我的理解是,大多数的普通人并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得到一个能自由读书,探索自我的环境,要么代际继承,要么环境高压。不可能理解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培养阅读的习惯。 然后,包认为阅读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自我觉醒与思想成长。一个人的一生会被家庭环境与学校生活影响,或者社会现象影响。看起来好像很难进行一些自己的变革;但是阅读就能使自己在学校与家庭,甚至社会之外的世界产生连结,与作者的思想产生连结,拥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与触动。从而提升自己的认知。 # 二, 关于读什么书 ## 1,虚构与非虚构书 虚构:1984,昆德拉的作品 非虚构:社会科学的书像经济学,政治学都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并且能为当代决策提供思想框架。 比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能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解释看似生僻的经济概念,提供供给需求的理论框架,能为房地产现象提供理论框架,理清逻辑后做出理性的决策。 ## 2,通识类与专业书 文史哲,政经法是我们作为世界公民,应该通过自己阅读来知道历史是什么,可以怎么走,我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关于专业书,包也重点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 3,入门与经典 如果你对某一领域感兴趣或者必须学的话,看看此领域的经典与入门书。看一些入门书挺好,不过经典是段位最高的。 比如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学》确实难看,那么可以先看其他老师写的课本,然后再拐回来看,自己想想与当代贸易的联系。 粗糙的书一定不要看,经典的译著得认真选。 # 三, 怎么读书 ## 1, 专注 自己有实施原子习惯,基本能专注地看书。 ## 2,勤快 多做笔记,笔记做详细,说清楚,别嫌麻烦,以防自己以后重新翻阅时看不懂。 比如那入门级别的国际贸易学,自己回看笔记的时候发现真的不知所云。得自己重新翻回去课本对应内容,甚至问gpt怎么回事才能回想起来这个知识点什么情况。 ## 3,反思 不能尽信。 比如你阅读朱镕基文集关于经济政策事情的时候,不应尽信,最好是搜搜同时代或者之前的总理,看看他们怎么讨论经济的。多种情景对照。 ## 4,比较 世界上有不同的思想体系与认知框架 比如日本经济腾飞的议题中,同样的议题会产生完全相反的结论。 比如约翰逊《通产省与经济奇迹》认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通产省的干预,即国家干预; 迈克尔,波特的《日本还有竞争力吗》以企业与市场竞争的视角,通过研究发现出口占世界份额比较大的产业事实上政府的干预比较少。 由此在阅读中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更深刻的理解。会具有更多元的思想视角。 # 四, 如何阅读成为专家 有三个阶段: 经过入门—经典—文献综述三阶段中,好好做笔记后,在两三年后你有望成为入门级专家。 比如成为政治学专家之前,先看看入门书—萨拜因的《政治学说史》,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史》,唐士其的《西方政治思想史》,这能让你对此学科具有一个大致的框架。其次就是阅读十多本的经典--《理想国》,《政治学》,《君主论》,自己搜搜作者写这本书的背景,看看作者的传记,想想这些书的原理可以怎么解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最后在阅读经典后进行文献综述,看看不同时期的人们对这部作品的怎么评价的,可以怎么评价。来获得不同的解读视角。 # 五, 总结 读好书,要读好书,好好读书。 # 附录: ## 1,如何问问题: 自己阅读,自己问问题,自己找文献看,产生新问题,自己再去看,滚雪球。 ## 2,读书先后? 兴趣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学界重要的经典书目,与自己未来规划相关的书籍 郑也夫的观点是: 先伺候自己的兴趣,专业与兴趣搭配阅读,然后如果碰到有意思或者很重要的观点与人,不急着往下读,而是往这个作者背后搜,跟书籍作者什么关系?对什么事件产生影响?不断地追问下去,这就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 ## 个人规划 鉴于自己在政治学与经济学部分的感性积累,自己还是应该找找相关的入门书籍有一个全局认知; 其次就是自己做笔记的时候笨一些,好好做,把要素都加进去。说详细。 然后就是碰到能解释社会现象的题目时不要跑了,好好去专研。对于自己之前没有做好的,就慢慢带回来。不会的找书,问gpt,捞回来。 平常可以偶尔看看虚构作品来解决无聊 最后就是到程度了以后,进行文献综述,搜搜当代知名学者的论述,整理一下,做出思维导图。做个两三年就差不多对经济领域有入门级的认知了。 最后修改:2025 年 07 月 13 日 © 允许规范转载 打赏 赞赏作者 支付宝微信 赞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